历史

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四方会谈(1 / 2)

推荐阅读:

影子城研究中心是一座空间结构诡异的建筑,它的大部分区域都连接着空间扭曲装置,这座外表看上去只有几栋大楼的建筑内其实有着让人难以想象的广阔空间,那些最重要的实验室、样本格纳库以及数据中心都设置在一个个经过加密的异次元内,这些独立空间和研究中心的连接点可能是一扇开在半空的门,可能是一面标注着编号的墙壁,甚至可能干脆就是特定的几块地板,只要拿着传送代码走过去就会来到某个诡异莫测的超空间实验室中。

这种神奇的多层空间结构是塔维尔亲自设计,目的之一是让那些大型项目可以在研究中心里完成,第二个目的则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熟知帝国科学家进行的项目基本上都离不开军火,不把军工实验室设置在异空间里我实在担心他们啥时候把影子城给炸了……

那些没有特定功能,单纯以广阔和稳定的空间结构作为实验场所的异次元空间被称作“裂缝实验室”,这种裂缝实验室有近百个,而塔维尔根据深渊希灵提交的数据建造起来的各种设施以及我们拖回来的那对残骸就在一号裂缝实验室里,同时这个实验室现在也是“架桥项目”的基础实验室,并挂载在“深潜项目部”的名下,由塔维尔亲自负责,并由珊多拉亲自督办。

幽暗但并不漆黑的混沌空间无边无际,视线无法判断这个异空间到底有多大规模,在一号裂缝实验室的中央有一个月球大小的发光体,它是实验室的能源炉,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光源,并且在特定的项目要求中也能充当引力源和操作平台。在这个人造天体的低位轨道上则运行着一系列的设施,有大型实验空间站,也有开放式的作业港。当然还有居住区和工厂之类的东西:有些项目可能耗时漫长,甚至一次操作就要用去数个月乃至一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基本上不愿意离开实验场太远,所以这里连居住生活设施都有。

而在这些轨道设施之间则可以看到小型飞船在快速穿梭,有些是运送货物的,有些则承载人员,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无人操控的特种自律机械:飞船形式的自律机械基本上是科研项目里才能用得到的。在实验“室”里开着飞船跑来跑去,恐怕也就只有帝国设施内才能见到这种景象了吧,那帮丧心病狂的科学家真是把什么都造的非同一般的大啊。

轨道站的观察大厅位于这座高塔建筑的,要想保证架桥成功,第一步必须保证能和对岸进行顺畅通讯。”哈兰一句话切入重点,“否则连启动端的同步开启都做不到,‘桥’激活之后很可能在另一端迟迟无法响应的状态下崩溃掉。另外还要考虑到两岸制造的启动端肯定会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材质’,这方面的兼容和互译也是个重要问题。现在根据咱们的猜测。要和对岸建立稳定联系至少需要‘下潜’到深渊底层的临界带附近,并在那里建立一个寿命较长的、类似中继站的东西来转发信号,这又是个技术难点,咱们现在连下潜到那个深度都办不到。更别提建立中继站了。”

哈兰不愧是这方面的专家,基本上已经把项目所需的东西都考虑到了。

合金长桌上的全息装置投影出了帝国现在在用的深潜船,以及深潜船的架构和当前能达到的极限参数。我有些出神地看着这东西,但并不知道该怎么改进它:连塔维尔这样的专家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自己这样的门外汉当然更别想着帮忙了。我只是在想:这艘船要什么时候才能下潜到临界层?

那听上去遥不可及。

在传统的深渊-虚空模型中,我们认为深渊之门下面就是深渊力量的巢穴,那是一个完全被名为深渊的“事物”所充斥的扭曲混乱区域,并且根据“对岸”存在的事实,深渊之门下面被视作一片广阔但有限的隔离带,这个隔离带有分层结构,从表层向下深渊气息会急剧增强,一直到最底层的时候深渊气息会强大到极限,但再往下这一过程却会倒转,污染减弱,混乱平息,就好像两条互为镜像的渐变带一样。在这个模型里,深渊结构产生“倒转”的区域就是临界层。

而在深渊希灵提出的新模型里,一切其实都差不多,仅有的区别就是深渊希灵否定了“深渊”作为一种确切“事物”的性质,新模型认为深渊不是一种明确的“东西”,而只是一系列过程的统称,深渊之门下面也不是什么巢穴,而只是虚空中的某种特殊“结构”,只不过这个结构正好位于虚空归零反应的起源带,因此它有强烈的深渊性。除了这方面的区别之外,关于“临界层”的描述在两种模型里都是一样的。

旧帝国最强的深潜船也仅仅做到了接近临界层而未能真正抵达那个区域,新帝国制造的深潜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恐怕连那极限深度的一半都达不到。

希拉转着眼睛,看看眼前的深潜船又看看深渊希灵,突然若有所思起来:“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用上休伦的技术……”

“你们也有深潜船?”星臣惊讶地看了对方一眼,“怎么没听你说起过?”

“不是深潜船,是设置在深渊之门下面的节点,”希拉从身上摸出一个水晶棱镜来,那棱镜只有巴掌大小,散发出柔和的乳白色光芒,“我们没想过深渊底层会有什么值得探索的东西,但为了监控深渊之门的动向以及试着收集爆发规律,我们最近在建造一种能在深渊环境里长期运行的节点。它能在严重污染区持续不断地提供洁净能量,因为不是用于极限探测的,所以这些节点的绝对防护性可能比你们的深潜设备弱,但动力核心的持久力绝对值得信赖。”

星臣接过那个水晶棱镜,然后将它和一份转译卷轴放在一起,用一组能量符文将其笼罩起来,这显然是在对数据解码:原来“棱镜”是类似于存储器的东西,三大神系走的科技树还真是天差地别。

片刻之后解码完毕,星臣把卷轴复制了几份递过来,珊多拉、塔维尔、深渊希灵和哈兰人手一份。当然我也有一份,不过看懂看不懂就另说了……

“非常有价值的东西!”塔维尔仅仅是大致浏览了一下卷轴上的内容便露出兴奋的神色,这个从来都以冷静著称的大科学家露出这种表情,卷轴内资料的分量可想而知了,“如果这些参数准确而且换算过程也正确的话,能解决深潜船动力不稳定而且能源易受污染的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最新小说: